之前介绍过ownCloud私有云服务了,下面讲一下怎么自己编译它的Android客户端。之所以要自己编译,原因有两点:
- ownCloud在Play Store上要收费的,0.99刀
- ownCloud在Play Store上限制了区域,即使愿意出钱也不能下载
搭建一个Android SDK环境不要我说了吧?不会的自己找块Google这样的豆腐撞了……下面以Fedora 18 64位系统为例,讲一下我的过程。
之前介绍过ownCloud私有云服务了,下面讲一下怎么自己编译它的Android客户端。之所以要自己编译,原因有两点:
搭建一个Android SDK环境不要我说了吧?不会的自己找块Google这样的豆腐撞了……下面以Fedora 18 64位系统为例,讲一下我的过程。
2013-03-17补记:作者的7.0.8发布日志
这是Slax尝试修复任务栏奇怪问题的最后一次努力,如果7.0.8还不能解决,那就不会解决了。-_-#
下面缩进的是本文关于升级包的内容。
我真是服了Tomas了……7.0.7并没有修复任务栏的bug,于是……如你所见,7.0.8来了!还好,无论你在用7.0.6还是7.0.7都不用重新下载200多MB的ISO镜像,只需下载这个4KB的升级补丁包就好了。
补丁包地址:http://www.slax.org/upload/99-diff-706-708.sb
把下载得到的99-diff-706-708.sb文件放在slax/modules下面即可。如果问题没有解决的话,Tomas建议你试试把保存了自己改动的Plasma相关的配置文件(*.rc)删除,因为自己的配置文件可能会覆盖掉补丁包的配置文件。
消息来源:作者英文原文
P.S. 反正我是没有遇到这个问题
从Windows Vista起,微软就禁用了http形式的基本WebDAV验证形式(KB841215),必须使用https连接,但是架设在AppFog上的免费账户对SSL证书无权限。所以在Windows Vista/7/8中,要方便地映射ownCloud文件为系统上的“网络位置”,就必须改注册表……
HKEY_LOCAL_MACHINE>>SYSTEM>>CurrentControlSet>>Services>>WebClient>>Parameters>>BasicAuthLevel
把这个值从1改为2,然后进控制面板,服务,把WebClient服务重启(没有启动的就启动它)。
然后打开命令提示符,输入以下指令。
net use Z: http://YOUR_ownCloud_SERVER_PATH/remote.php/webdav /user:youruser yourpassword
提示成功的话,打开计算机看看是不是在网络位置里出现一个盘了?
加上参数/persistent:YES 还可以使得这个映射在重启计算机后依然存在。
安全提醒:不要在公共网络环境(如公共WiFi热点)下以http连接的WebDAV访问,以免泄露隐私数据。
前天才发布7.0.6,今天又火急火燎地发布7.0.7(bug修正版),作者辛苦了……
本次更新带来的变化有:
本着民族大团结,我附带说一下,这个发行版除了大众化常见的简体中文、繁体中文外,还有维吾尔语版的ISO可以下载。
上一篇文章讲了一个非常笨的办法(去修改setup.php),本文讲一个「正常」一点的办法部署ownCloud到AppFog,下载ownCloud这一步就不要我再啰嗦了吧?
下载之后还是要删掉apps下面的firstrunwizard,这个二缺玩意儿永不会消失,我禁用它之后它也不消失……好了,跑到config下面,修改config.sample.php这个文件,修改apps_paths数组的内容如下。
array( 'path'=> OC::$SERVERROOT."/apps", 'url' => '/apps', 'writable' => true, ),
然后还是在config文件夹下,新建一个文件,文件名为autoconfig.php,内容如下。
AppFog真不是个省心的PaaS,相比OpenShift麻烦多了,在OpenShift上部署ownCloud可以看玛格姐的博文。。。好吧,看在提供DNS A记录,然后又在新加坡有节点,我就忍了AppFog了。下面讲一下我部署的过程,有点tricky,不是很专业的样子……AppFog和PHP老鸟请放过我。下面我开始讲了,如果要喷,请轻喷。
(关于修改ownCloud代码的操作,可以看我新一篇的博文《使用autoconfig.php快速部署ownCloud到AppFog》,不需要这么麻烦来改setup.php)找到并注释掉下面这几行,这样就可以在数据库信息设置处保持空白而不报错了。
今天收到Slax的邮件提醒,嗯,7.0.6发布了!下面翻译自官方博客原文。
我很高兴宣布Slax Live Linux更新到下一个版本号7.0.6了!主要的改变是Linux内核升级到3.8.2,KDE升级到4.10.1了!不过这次升级比我原先预想的要稍微困难一点,大部分是KDE开发者作出的一些古怪改动,我必须work around以便让KDE表现得和我们习惯的一样。
原始更新日志:
– Linux Kernel升级到3.8.2
– KDE升级到4.10.1
– 修复当模块加载或卸载时的通知
– 所有软件包均升级到最新的Slackware-current
– FireFox升级到19.0.2
– 在任务栏的当前时间下面显示日期
– KDE的设备通知被隐藏了(因为它会出现在疯狂的位置)由于KDE SC提供的一些新玩意,Slax体积增长了大约3MB,我回在下一个版本中继续减小体积。有一些根本用不到的文件,比如一些svg图标。
好吧,我翻译得确实像机器……别吐槽了。。。重点是Slax发布新版本了,赶紧更新吧~~我也得更新一些软件包了,比如rekonq和nodejs……
腾讯财付通在2012年年末推出的境外支付业务是一个大杀器啊!对于国内学生等不能办理双币借记卡的用户而言,再也不用麻烦地申请EntroPay了(详见本博客文章:《没工作照样有VISA!Entropay虚拟VISA卡》)!
登录腾讯财付通,进入境外支付(在左侧功能菜单里面,「手机支付」的下面)。然后按照说明开通就可以了!然后就会得到一张虚拟的American Express(美国运通)卡!
简要说一下亮点!
我今天在Crazydomains.co.uk里面是成功添加这张卡了,但是没有测试扣款(续费7英镑好咩……而且Crazydomains支持PayPal我干嘛要白交1.8%的手续费)
因为Shadowsocks-dotCloud和Shadowsocks-nodejs的关系接触到CoffeeScript,后来Google了一下,结合CoffeeScript自己的说明。嗯,CoffeeScript就是纯粹的JavaScript,提取JavaScript好的部分。今天稍微体验了一下,CoffeeScript的感觉很像Ruby、Go这种「新型」脚本语言。
首先必须安装好nodejs和npm,然后命令行输入
sudo npm install -g coffee-script
好了……本地环境搭建完成了……至于IDE么……我没找到什么好用的IDE,常用的各类编辑器都支持CoffeeScript语法高亮。Mac用TextMate,Linux/BSD里KDE下用Kate,GNOME下可以用GEdit等等。
我的感觉是,嗯,一切都是对象,所以所有的「赋值」操作都是通过等号完成。如:
本文不是网上各种英文版的Why I hate Ubuntu的中文翻译,而是我自己原创的文章,黑Ubuntu和Canonical!
首先就是Canonical对开源的“推动”。好多人都会说开源行业奋斗那么久都没能推进桌面Linux,而Ubuntu一出迅速笼络人气成为桌面发行版的第一名,而且甩开第二名一条街。因此,Canonical对于开源软件的推动有不可磨灭的功绩!Canonical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开源的力量,是的,这句话没错!但是它真的给Tux世界带来什么好处了么?!没有或者说几乎没有!!Canonical做的事情就是基于Debian分发一个不符合标准的发行版——Ubuntu,甚至把原本在/usr下的东西无脑地改到/usr/local下!Canonical公司和上游合作的情况更是糟糕透顶,远远不如Novell和Red Hat!总而言之,Canonical给Tux世界带来了只不过是一大群不会自己解决问题的“捉虫勇士”。
其次,Ubuntu屡次分裂桌面Linux!!!Unity这个玩意儿我觉得是实打实失败的,反应速度慢,把滚动条设计到窗口外面而且只有窄窄的一点点实在太反人类了。搞个Unity就算了,后来又折腾Ubuntu for Phone,然后改名Ubuntu Touch(打算上平板了)。折腾到现在,竟然表示自己搞了一个Mir显示服务,和X11、Wayland均不同……到底打算在普通开发者身上压多少稻草?搞得乌烟瘴气,以至于很多软件都变成for Ubuntu而不是for Linux,或者说是for Linux,实际上就是for Ubuntu!
最后,Canonical墙头草。在开发Unity的时候用的GTK+,然后准备了一套Unity 2D,用的Qt,后来停止Unity 2D的开发了,因为认为GTK+更高效balabala的。好吧,横跨手机、平板、PC的计划出来之后,马上改口,下一代Unity将全面用Qt 5写成,理由是Qt 5能够适应于Canonical的这种多平台要求。同样的把戏出在显示服务上,Wayland刚出来的时候,Canonical是表示支持的先锋,然后现在冷不丁冒出一个与Wayland不兼容、不相同的Mir出来。
Canonical是想做Linux业界的Microsoft!挟持普通用户绑架开发者,成了一定气候之后,现在又开始绑架硬件厂商给Mir提供驱动?!
人民群众也不是没脑子的,不要把Linux用户当Windows用户一样白痴。从Unity成为默认桌面环境之后,大家用脚投票,表示Ubuntu甚至从第一名跌落,让基于Ubuntu的Linux Mint变成了最受欢迎的发行版,所谓一报还一报吧。
Canonical也不是一无是处,正如前面讲的,带来了大量普通用户,让小白有机会变成大白,变成老鸟。最后果断更换发行版,然后变成业余开发者,给Tux世界带来正能量!o(∩_∩)o